2025-01-10
对身体的一些察觉:
这两天试验了下喝完咖啡半小时内就跟一个有氧(很短,十分钟),而这个我已经嫌强度太低、只在疲倦时当作保持当日运动状态的塞牙缝运动,轻松就把心率冲上了 VO2 区间。对比一下数据:前阵子在晚间做,平均心率 125~130,最高心率将将过 150;这两天喝完咖啡做,平均心率 145,最高心率 170+。但是这样算不算作弊啊?心率高了手表计算的卡路里自然也就增加,倒不是说我在乎这点数字,而是,这种用咖啡因帮忙推上去的数据算是我自身的能力吗?感觉说的有点绕。不过之前也是读到过咖啡因会帮助提高运动表现,后续可以再查查相关的研究。
怎么又折腾站点了:
给日记站加了评论区,历时十分钟。本来不想加的但友邻说想要,我就光速打脸折腾上了。当然也是因为这很简单一行代码的事儿。虽然 Disqus 被诟病臃肿,但它支持添加多个站点,Hugo 又内置支持 Disqus 的 shortcode ,只要在 config.toml
文件里加上对应参数和 Disqus 的 shortname 就行,比当年我搞第一个站还省心。我不想换一些开源方案(比如 Twikoo 和 Waline)的原因是,一方面我并不希望评论是一个完全匿名的动作;另一方面则是,这两个评论系统都有一个我非常非常不理解的设计,凭什么让管理者有权限暴露来访者的 ip 地、设备、以及浏览器信息?即使其他一些数据统计工具多少也能看到,但也不至于像这俩做得这么赤裸裸并且可以精准定位个体,而且几乎是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地让使用者掌控了这些权限。
还意识到,虽然一直说我不懂代码搭起了站点,可实际我还挺熟练的?建站一个多小时,后续微调一些内容也飞快。人是不是不应该太谦虚?虽然确实觉得自己在代码上很无知,但知道基本逻辑,也能大概看懂简单代码的目的,需要什么功能自己(基本)都能实现。虽然都是靠着 AI 吧,可我这么会提需求,每次条缕分明列 1234 给它,出来的方案大概调整就能用,也是很厉害了(开始自我表扬)。而且我还(曾经)会用 React 呢!我不爱折腾装修(指纯装饰的那种),但实现功能上的需求真的很有满足感。至少目前为止捣腾这些还挺让我开心。
吃了啥:
前两天做了牛排番茄炊饭,今天把剩下的部分铺到盘子里撒上一大把马苏里拉送烤箱 200 度 20 分钟,就是香喷喷的芝士焗饭啦。而上次在盒马买的碱水包和蔓越莓贝果,哎,倒是也不能说差,对得起价格吧,比 ole 便宜,但是感觉也不值当我特地去买。尤其是碱水包这种主食面包怎么还能加糖呢?这就跟谁家做大饼馒头或者做米饭放糖一样啊!这俩做起来也不麻烦,问题在于,碱水包,那就是要泡碱水的(废话),而这可是纯碱!不是小苏打碳酸氢钠,而是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!我每次兑碱水都胆战心惊。可是碱水包的口感其他面包又取代不了,别有一股韧劲儿。贝果呢,则是要煮糖水,那泡完之后这糖水怎么办?我每次都只能倒掉,又觉得浪费。或者下次我应该发狠做它个几十个把糖水充分利用上。
看了啥:
继续读《我们在非洲》,发现和友邻的观影记录神奇地同步了……今天接着看狮尾狒的部分,还涉及起承转合的家庭成员变迁,居然还不乏温情和伤感,唉。再接着一章就是埃塞俄比亚狼,主要讲一只小母狼的故事,然后得知埃塞俄比亚狼只有 500 只不到了。还有大量的人兽冲突故事,人类在已经是优势物种的情况下,还要去猎杀甚至毒杀动物,我真的很难不对人类充满意见。因为所谓传统勇士的“荣耀”,就要捕杀狮子。因为迷信某种动物肉有治病奇效,就依然要对已经濒危的动物下手。真是荒谬。
讲蜜獾这段有点搞笑:
比如素有“生死看淡,不服就干”美名的蜜獾,敢于叫板狮子、斑鬣狗等大型食肉动物,虽然它们体型只有狮子的1/10。
蜜獾也会被毒蛇咬中,但这并不会让它们停止进食。它们吃到一半时会因为蛇毒发作而昏过去,但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醒过来。
顺带还想起有个叫蜜獾吃书的播客,但没有说它好话的意思,嗯我的意思就是盛赞《天真的人类学家》这本书的人都会被我毫不留情地斥责为没品!尤其是一个所谓的“专业”读书节目!
好了今日字数超标,就这样吧。我每天怎么净是这种鸡毛蒜皮……都日记站了鸡毛蒜皮就鸡毛蒜皮吧。
不过即使是日记站,除了昨天气急败坏辱骂微信,我好像还是不自觉地用较为书面、或者至少不那么口语化的风格在写啊?也会大概审校一遍错别字和冗余表达,比如会删除过量“我,了,的”。算了,我发嘟也这样……